随着秋分的悄然来临,大自然换上了斑斓的秋装,万物也悄然进入了收获与收藏的季节。秋分之后,天气逐渐干燥,容易导致人体出现秋燥的问题。谷医堂,作为传承中医精髓、倡导健康生活的知名品牌,特为您奉上秋分后防秋燥的全面指南,助您安然度过这个干燥多变的时节。
什么是秋燥
秋燥是指秋季由于气候干燥而引起的一系列身体不适现象。秋季天气转凉,湿度下降,空气中的水分减少,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燥等症状。中医认为,秋天属于金,对应肺脏,燥邪最易伤肺,因此秋燥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呼吸系统和皮肤上。
秋燥的症状
秋燥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:
口鼻干燥:口干舌燥、喉咙疼痛、鼻腔干涩等。
皮肤问题:皮肤干燥、脱皮、瘙痒等。
呼吸道不适:咳嗽、痰少或无痰、声音嘶哑等。
眼部不适:眼睛干涩、异物感等。
便秘:大便干结、排便困难等。
防秋燥的误区
防秋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,谷医堂认为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不当的养生方法,从而影响健康。
认为到了秋天就一定会出现秋燥症状。秋燥虽然是自然现象,但并非所有人都会感受到明显的秋燥,这主要与秋燥产生的客观条件有关,如雨水多少、个人体质等。
认为多饮水就能防秋燥。秋燥的成因复杂,单纯依靠大量饮水可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。此外,大量饮水还可能冲淡胃液,打乱体内的电解质平衡。
认为不到深秋不会出现“凉燥”症状。实际上,秋燥症状的出现与季节、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,不同体质的人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出现不同的秋燥症状。
认为大量运动无顾忌。秋天人体的精气处于收敛内养阶段,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。
如何科学预防秋燥
起居有常,顺应自然: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秋分之后,自然界的阳气逐渐内敛,阴气渐盛,人体亦应随之调整作息,以顺应天时。谷医堂二级主任医师谷井文强调,此时应坚持“早卧早起”的原则,早睡以养阴气,早起以舒肺气,保持充足的睡眠,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与调整,减少秋燥对人体的侵袭。
饮食调养,润燥为先:秋分后的饮食调养,需遵循“润燥、补肺、养阴、多酸”的原则。谷医堂推荐,在日常饮食中应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,以免发散肺气,增加秋燥之症;同时,适量增加酸味食物,如山楂、苹果等,以收敛肺气,平衡体内阴阳。此外,温润滋补的食物如芝麻、核桃、蜂蜜、梨等,不仅能够润肺生津,还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百合作为自然馈赠的佳品,正是养肺润肺的优选。其性微寒,味甘淡,归心、肺经,能有效滋养肺阴,缓解秋燥引起的干咳少痰、咽干喉痒。日常饮食中适量添加百合,如百合粥、百合炖梨等,不仅美味可口,更能帮助我们在秋季里温和养肺,守护健康。
适度运动,调养肺气:虽说秋季是人精气开始收敛内养的阶段,但是此时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,也能调养肺气,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。谷医堂建议,秋季运动量不宜过大,可以选择如太极、八段锦、散步慢跑等柔和的运动,有助于调和气柔和的运动,有助于调和气血,增强体质,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过多,损耗津液。
情志调护,心静气和:秋季天干物燥,人的情绪也易受到影响,出现烦躁不安、情绪波动等现象。因此,情志调护同样重要。谷医堂倡导,在秋分时节,应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,多参与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,如阅读、书法、绘画、冥想等,以陶冶情操,平和心境。同时,与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,分享生活的点滴,也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心理压力。
总之,防秋燥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入手,包括起居、饮食、运动和情志等多个方面。谷医堂愿与您一同守护健康,享受每一个温馨美好的秋日时光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,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健康的体魄,迎接每一个挑战与机遇!